如何让工作来找你?
有一种说法,未来社会就业者要有三张“绿卡”:第一张是知识;第二张是专业才能;第三张是创业本领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,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,具备复合型、创造型、协作型素质的人才将是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人才。
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副所长吴德贵谈到,联合国对“文盲” 定义中有这样的新界定:“……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、图表的人是文盲;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与管理的人是文盲。”相对于人才来讲的要求就要高得多。
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,其特点是多才多艺,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。 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、能力复合、思维复合等多方面。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,知识融合,技术集成。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,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,变革自己的思维,成为一名“光明思维者”。
“光明思维者”,吴德贵认为就是能看到世界具有光明和黑暗这两面,并能把黑暗这一面不断往光明这面转化的人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:
初级者,能够看到世界存在光明和黑暗的两面,这比黑暗思维者要好,有些单位可能会有个别黑暗思维者,把任何事情都看成一团黑,他们会影响企业的进步和发展。
中级者,不仅看到世界上有光明和黑暗,而且还能看到黑暗面向光明面转化的可能。
高级者,直接能看到黑暗面透出光明,能够积极促进黑暗面向光明面的转化。
中国有句话叫:技高人胆大,艺多不压身。如今,许多人千辛万苦找工作,而有些人却可以有众多工作等他去挑选,后一种人就是人才素质高的人。这说明一个人的能力提高了,就会被市场认可,受到市场的欢迎。将来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,新岗位层出不穷,人才素质越来越要求复合化。
今后,人才跨国流动加快,对管理者素质复合化来说还面临着一个跨文化管理问题。跨文化管理既要求你懂中国文化的管理,还要有熟悉国外文化,对于国际法律、国际惯例也要了解。
创造型人才就是创造力很高的人才,他们总有新发明、新发现、新开拓,最具创意和活力。 这些人都是企业发展的灵魂,他们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。
吴德贵认为,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加大投资力度,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。创造型人才主要以年轻人为主,在政策上要向年轻人倾斜,在人事制度上要改变过去那种论资排辈、求全责备的做法,应多给年轻人压担子,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创造型人才。另外,要促进人才和经济科技的结合,提高科研院所的厂家成果的市场转化率。
要造就创造型人才,还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,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才能让人才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。很难想象,在压抑和紧张的环境中,能够培养创造型人才。
协作型人才指的是协作精神好,人际关系好的人才。 经营国际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,将是合作取胜、协作竞争,将是共同发展,“双赢”为上。吴所长进一步谈到,协作型人才就是要提倡团队精神,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,个人的作用会逐渐下降,群体的作用会不断加强。任何任务都需要集体知识的融合,众多人智慧的碰撞。对个人来讲,要成为协作型的人必须能够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团队中去,在团队中发挥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。(李全伟)
赵本山还是一个农民时,有人说他重活干不成,轻活不愿干,光会耍嘴皮子。他没有放弃,把嘴皮子耍成一门真功夫,成了小品界的红人。篮球飞人乔丹成名前曾尝试转行到一家叫伯明翰•巴伦斯的二流职业棒球队打棒球,只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绩悻悻而归。
可见,一个人要成功,必须找准最佳切合点。有个调查显示,时下大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为:符合个人兴趣、爱好,能发挥个人特长,专业对口。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。
为了帮助人们找准最佳切合点,现在有很多个性理论及相应的测试工具,如经常在个性测试中使用的吉尔勃特双因素个性测试、荣格性格分类测试、罗夏克墨迹测验、卡特尔十六因素个性测试、MBTI等等。一些知名企业在招聘员工时,先要对求职者作一番个性测试。因为人们都知道,一个单位要发展,必须把不同个性的人放在最佳岗位上,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。比如,在电脑行业,就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最好要执着一些,而软件测试人员则应该挑剔一点,不能太随和。如果你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,对于一个保守的传统企业而言,可能是经常批评公司及主管的叛逆分子,令大家头痛不已。但是如果去从事创意方面的工作,就会大受欢迎,因为你总是能提出新的想法,有用不完的点子。
要找准最佳切合点,更多的时候还要靠自我发现。鞋子合不合脚,只有自己才知道。朱德庸,台湾著名漫画家,25岁红透宝岛,《双响炮》、《涩女郎》、《醋溜族》在台湾经久不衰;在内地,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。可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问题孩子,被许多学校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。开始他也像老师们一样认为自己非常笨。十多岁以后才明白,不是笨,是有学习障碍。他发现自己天生对文字反应迟钝,但对图形很敏感。于是他在学校里画,回到家里也是画,书上、作业本上,有空白的地方,都画得满满的,后来就有媒体发现了他,为他开设漫画专栏。因为找准了自己的最佳切合点,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漫画家。
失败的经验也能帮助我们发现自我,找准自己的最佳切合点。一位文员,在时装公司做市场宣传,一次组织新品发布会时竟然把邀请名单搞错,漏掉了一位相当重要的大客户。自知闯了大祸的她经过苦思冥想,决定将错就错,加班加点为这位客户办台专场新品发布会,自己承担一半费用。这个方案,得到了老板的同意,更使那位客户前嫌尽释,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。不久,她应聘危机公关经理,老板欣然同意。
找准最佳切合点,还要学会放弃,放弃那些次佳状态,才能把事业做大。一位经常跳槽,最后一无所成的博士生这样感叹,如果能以对待孩子的耐心来对待工作,以对待婚姻的慎重来选择去留,也许事业会是另外一番样子。是啊,你不是全能奇才,世界上也根本没有这样的奇才,你充其量只能在一两个方面取得成功。在这个物竞天择的年代,你只能聚集全身的能量,朝着最适合你的方向,专注地投入,才能成就一个优秀的你。(廖仲毛)
上海道福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- 道福心理测评中心
健康心理
决胜职场